html字幕滚动鼠标停firefoxcss(html 滚动字幕)
中国是一个盗版泛滥的国度,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看过一些盗版片。
这些盗版片或是大制作,或是小电影,或是影视剧,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大大充实了国人的精神生活。不过,对于这些盗版片到底是怎么来的,大多数朋友都知之甚少。
片源的扒取
这世界没有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盗版也一样。盗版的片源自然来自正版资源,主要种类大致可以分为电影院上映的银幕视频、光盘视频以及TV播送的节目。
银幕视频如何变成盗版片,这里就不多介绍了,无非就是利用各种隐秘的设备偷录。这类片源被称之为“枪版”,质量飘忽,并不很受欢迎。
来自光盘的片源,质量是最高的,大家喜闻乐见的小电影,片源也基本都来自于光盘。光盘属于数字制品,自从进入了数字时代后,盗版犹如洪水猛兽,变得史无前例地易复制易传播,早期拿光盘里的数据犹如探囊取物般轻松。
但老司机的车飚多了,终遇到了拦路虎,盗版再如此泛滥下去,拍片的人就不仅仅要卖色相得要卖身了。于是,在上世纪90年代,光盘防盗版技术应运而生,想要从光盘拉扯出盗版片源,就得先跨过光盘防盗版这道门槛。
展开全文
在DVD时代,光盘的防盗技术是CSS,它能够限制光盘内容被随意拷贝。由于CSS的存在,光盘不但不能随便拷贝出其中的内容,甚至还得到特定的机器才能播放——相信玩过DVD的朋友,会记得DVD是有区域限制的,什么欧版碟美版碟无法在亚洲的机器播放,这就是CSS在发挥作用。
但是最终CSS还是被破解了。然而,为了破解CSS,开发DeCSS的黑客也差点献祭了自己。DeCSS的开发者一度被告上法庭,但经过数轮折腾后,最终被宣告无罪并不再追究。
黑客被宣判无罪一事,给了后人一颗定心丸。
进入到蓝光时代后,片源质量大大提高。而光盘的防盗技术,也升级成为了AACS。和CSS相比,AACS的加密强度高得多,在AACS刚出现时甚至有言论表示如果沿用CSS的破解思路,就算暴力破解到太阳系湮灭,也休想碰到光盘里的一根毛。
蓝光使用了强度极高的AACS加密,但AACS攻破的速度出乎人们意料,AACS的设计却存在大漏洞,黑客无需暴力破解,轻松就能从内存提取到AACS的密钥。
AACS的密钥是一批批的,破解了某张光盘后,同一批光盘也都能破解。在蓝光正式推向市场的2006、2007年,盗版片也同步进入到了蓝光高清时代。
不过,在4K UHD BD时代,AACS也进化到了2.0版本,密钥从光盘出厂统一分发变成了网络分发,甚至能达到一盘一密钥的程度。虽然某些UHD BD也有被破解,但4K原盘片源流出显然大大减少了。盗版片想要普及4K,AACS 2.0是不可忽视的攻略对象。
网上流出过部分UHD BD原盘资源,AACS 2.0似乎也已经被攻破,但UHD BD仍未普遍破解
当然,破解不了AACS 2.0,并不等于不能盗版4K。除了直接破解光盘提取视频,另一种方法就是录像,这也是盗版TV节目的一大可靠方法。
视频总得是播出来的,在播放时,就有可乘之机了,直接抓取视频信号即可。对此,业界也想出了办法应对录像,AACS组织在数字视频的传输中加入了HDCP技术防盗,如果通不过HDCP认证,1080p的片子放出来就会降格到480p,这是把步兵活生生变骑兵的节奏啊!
如果你注意观察,应该会发现很多设备都标明支持HDCP,HDCP也不过是外强中干的货色,破解HDCP并非什么难题。目前来说,视频采集卡从技术上来说基本都是能够无损录制HDCP的视频的,只是一些正规厂商迫于法规不得不装一下样子,但实际上在网上轻松就能找到破解的方法。
得益于光盘防盗技术和HDCP的破解,想要从正版光盘和TV节目中拽出点内容,并不是难事,大多数盗版片源也由此而来。此外,随着时代发展盗版片也有了更多来源,例如从浏览器缓存中盗取网络播送的正版剧、黑客入侵片商服务器盗取原片等等。
盗版的传播方式
为了对付盗版的传播,业界可谓出了大力气。首先,大家最能直观感受到的,或许就是一批批盗版资源聚集站的倒下,国内的BT中国、VeryCD、人人影视、极影等资源站的消失还历历在目。
不过,这招并不能杜绝盗版,法律总有空子可钻的。例如,一个盗版网站开在美国,为中国访客提供日本的盗版片源,你说这该哪国去抓?1024之所以能屹立至今,主要也得益于这类手段。
BTChina曾是中国最流行的盗版资源下载站,在版权风波中倒下。但无论盗版站设在哪,片源总要上传到网上,业界对付盗版的另一招,就是死掐片源的上传者。
P2P一度是最广受欢迎的盗版流通方式,只要有一个人上传,那么资源就能通过P2P的节点们病毒式的一传二二传四,盗版就能走进各家各户。为了遏制盗版,业界下大力气打击P2P,以前大部分的P2P网络都是不加密的,而通过节点文件,也可以轻松查出谁是第一个上传者。
利用P2P上传非法资源在很多国家都属于重罪,在蹲牢子的震慑下,就算你有了盗版片源,通常也不敢轻举妄动。
P2P下载一度是最流行的盗版传播方式,现在很多国家对P2P都严加管控。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为了对付业界查处P2P,盗版者又想出了新招。普通的P2P不行,加密后的总可以了吧?
以日本为例,在eMule、BT等普通的P2P废掉后,开发出了Share、Winny、Perfect Dark等对节点IP和传输数据加密的P2P软件,这让资源上传者的真实身份更难查探。
一山还比一山高,为了对付这类暗黑界P2P,业界又想出了种种办法,例如通过蜜罐服务器加入P2P的行列钓鱼,籍此查探到底谁是始作俑者;又例如分析流量特征,进行流量监控,发现可疑流量甚至会让警察破门而入直接搜硬盘。
目前就算是加密类的P2P软件,传播盗版也有着不小风险,毕竟P2P软件多属于公网大范围传播的利器,你无法控制谁在企图窥探你的IP,一旦暴露了IP就很容易被定位。
因此,目前更多的盗版资源是通过私下的加密渠道来传播的,例如租用服务器利用VPN连接作为跳板,又例如先加密传到网盘,再到其他地方释放资源——目前很多国外的资源,就是传送到国内后,才用做成BT种子供人下载的。
收到了片源后,盗版站是否就能直接把片子放出来让大家开开心心地看一会儿然后觉得索然无味了呢?并不是那么猴急的。大家在看盗版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看的都是经过压制和处理过的资源,如果出自字幕组之手,还会有字幕。从片源到成片,其中也存在一些不可或缺的处理步骤。
压缩是这些处理中最常见的一环。压缩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缩减视频的体积,很多片源都使用MPEG-2这样的低压缩率编码,又或者使用超高码率、多条高清音轨这样的规格。在DVD时代,人们习惯把视频压缩成为RM/RMVB,随着时代的发展,RM/RMVB又被压缩率和画质都更好的H.264取代。而现在,H.265/HEVC编码的盗版资源也不少了。
随着正版的普及,以及法制的健全,盗版的势头早已今不如昔。盗版一方面损害着版权者的利益,另一方面也在促进文化交流,而参与、促进盗版传播的人,往往还怀着大无私的精神。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看待盗版?恐怕这会是个一直富有争议的话题。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